更新时间:2024-05-02点击:247
导读
“首富”同为“首善”,“利润王”亦是“纳税王”,这几个头衔与标签分开看并不出奇,但同时集中在一个人、一家企业身上,极其罕见。
18年房企纳税额排行榜来了!恒大蝉联第一,再次成为中国房企双冠王——“利润王”+“纳税王”。而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在“双冠王”的背后,许家印还蝉联了“中国首善”。
在前置规则不变的前提下,纳税额实际上是企业经营的晴雨表,纳税越多,通常说明营收和利润越高。而在千行百业中,由于纳税额巨大,且对国计民生影响较大,房企纳税额通常是人们最关心的。
4月15日,乐居财经2018年报风云之榜单系列策划推出了《2018中国内房股所得税排行榜TOP50》,根据该榜单,内房企(香港上市的内地房企)纳税额前三甲,由恒大、万科、和碧桂园获得。其中,恒大蝉联了第一名,万科也从去年的第五回到第二名。第四至第十名为华润置地、中国海外发展、龙湖集团、融创中国、雅居乐集团、世茂房地产和富力集团。
至于第一名恒大,则交出了中国房企历史上最高的纳税额度,602.18亿的所得税,相比2017年的404.24亿元,增加了接近四成。而恒大也由此在不经意之间创造了一个历史:连续两年以史上最高纳税额成为房企纳税额排行榜单第一。唔……一种博尔特的既视感。
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早期,房地产行业和众多其他行业一样,“以销量/利润论英雄”,但近年来,社会各界衡量房企价值时,越来越重视纳税额。原因很简单:无论企业规模多大、或赚再多的钱,如果不回馈社会,那么自然难以判断它的社会价值。而纳税是个硬指标,纳税额最直接也最直观地反映出了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多寡。
正因此,在房企社会责任指标体系中,纳税额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项指标。
(这里也顺便一提,如果各位小伙伴分析某个行业的竞品时,如果遇到营业收入和利润难分轩轾,此时不妨比较一下纳税额,会有惊喜。)
当然,纳税额的多寡,也不仅仅是反映了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更是非常客观地反映出了企业的经营与利润状况。
房地产行业的税种较多,包括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城市房地产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等税种。而且由于房地产先招拍挂、再开发售卖的特殊性,其中个别税种比如印花税,还要多次缴纳。
这些税种中,有些是定额税,有些是与营业额、利润额挂钩的浮动税,基本上,房企纳税额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综合实力。以恒大为例,本次恒大之所以能蝉联第一名,与去年它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廉价的土储和高性价比的产品实现了销售稳健增长、利润大幅提升有最直接的关系,恒大再度当上“纳税王”,是由于它是2018年的房企“利润王”。核心净利润783.2亿,同比增长93.3%,净利润722.1亿,同比增长106.4%,毛利润1689.5亿,同比增长50.5%。
值得注意的是,许家印在去年9月公布的2018中国慈善企业家榜上,以捐款40亿7000万成为“中国首善”,且一个人的捐款额相当于第2到第4名的总和,当时这个新闻很是热了一阵子,许家印在网络上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许首善”。
首富亦为首善,利润第一与纳税第一,这看起来是不相关的两件事,其实背后反映了同样的“许氏逻辑”:致富不忘感恩,赚钱忙于回馈。许家印曾说过,自己的一切都是党和社会给的,结合他身上的这些“首善”“首富”“利润王”“纳税王”的标签和成绩,可见许家印确实不是仅仅说说漂亮话而已。
有意思的是,花朵财经(F-Finance)在各新闻门户网站见到了一些网友评论,不仅毫无“仇富”的味道,反而对恒大和许家印赞许连连。有网友说:“老板捐了40多亿,还能纳天字第一多的税,不扶墙就服恒大”还有人说:“这样的首富给我来一打!”
这恐怕是因为,能赚钱、会赚钱乃企业存在的根本、或者说是本分,但这些年来,赚钱的同时又能纳巨额税款、捐巨额善款的企业与企业主,实属凤毛麟角。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多寡,企业主是否具备回馈社会的自觉,在榜单上昭然于世,有目者皆睹。于是,这些看似远离普通人生活“xxx亿”的数字,具备了感动人心和带动社会的正面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