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25点击:692
2018年12月07日,一家名为杨凌美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美畅新材”)在证监会网站上披露了招股书。不过,这距离其新三板挂牌仅过去3个月,公开资料显示,美畅新材于2018年7月便向陕西证监局报送了上市辅导备案登记材料。也就是说,美畅新材在一边着手新三板挂牌的同时,一边筹划着上市,目前估值已达67亿元。
美畅新材公司的主要生产电镀金刚石线,电镀金刚石线可用于晶体硅、蓝宝石、磁性材料及精密陶瓷等硬脆材料的切割。
美畅新材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崛起,得益于两点:
一是:其取得的技术突破,使得成本降低,低价迅速打开市场,毛利率高于同行。
切割硅片的金刚石线线径通常为50μm-80μm,比一般切割蓝宝石的金刚石线线径规格细了3倍,生产技术难度大、成本高。
一直以来,这样的金刚线高度依赖进口,被日本厂商垄断。
2015年7月,美畅新材花费8000余万元购买了国外先进生产线和生产技术,凭借此前与日本爱德株式会社合作研发,经过反复试验和技术改良,掌握了电镀金刚石线的试生产技术,实现了金刚石线量产。
该公司独创的生产模式使生产效率提升了3至6倍,生产成本大幅下降,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招股书美畅新材生产金刚线每公里单位成本仅为49.99,即每米0.04元,行业平均水平为88.66,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超过30%。
同时,2017年,美畅新材每公里金刚线的市场售价为174.02元,每米金刚线的市场售价不到0.2元,比同类型国外进口金刚线的售价便宜了一半多,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技术加成下,低价、低成本不仅帮助美畅新材迅速打开市场,还在产品性能达到并超过日本进口产品的同时,基本实现了对日本产品的替代,并奠定了领先行业的盈利能力。
美畅新材的毛利率始终在70%左右波动,而三家同行业上市公司毛利率则在40%-50%之间,2016年、2017年和2018上半年分别高出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26.88、24.08和22.38个百分点。
二是:精准进行市场推广,抓住下游客户光伏产业改善成本需求。
美畅新材生产研发的细如发丝、每米成本不足0.07元的金刚线,不仅成功突破国外技术垄断,还对改变晶硅切片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十几年来,降低成本一直是萦绕在光伏产业头顶的核心问题,而降低投资成本中的占比高达45%光伏组件成本一直是重要的途径,而硅片在光伏组件中的成本就占到将近40%。因此,上游的硅片厚度和切割良品率是影响整个光伏组件成本,甚至是光伏发电成本的最重要因素。
光伏晶体硅片传统的切割方式是砂浆切割,该工艺是以钢线为基体,莫氏硬度为9.5的碳化硅作为切割刃料。2012年时,由于意识到传统的砂浆技术已几乎没有降本空间,这给了金刚线很大市场机会,金刚线切割使得切割过程损耗小,可以提升硅棒/硅锭的切割成品率、出片率,极大降低了光伏晶体硅片的成本。
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片制造企业隆基股份(601012)为主的硅片企业开始着力研究金刚线切割技术。美畅新材也在光伏产业中开疆扩土,下游客户集中于光伏行业。2016年和2017年,隆基股份均为美畅新材的第一大客户,两年分别为美畅新材贡献了1.71亿元和4.58亿元的营业收入。
不过,这也使美畅新材面临,客户集中度高的风险,2016 年、2017 年及 2018 年 1-6 月, 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占比分别为 98.71%、70.12%、64.87%,客户包括保利协鑫、隆基股份、晶科能源、阿特斯光伏、环太集团等。
产品单一
不过,由于各大厂商的产能扩张计划,金刚线行业将进入严重的产能过剩阶段。根据犀牛之星的数据显示, 2018年末13家金刚线厂商的规划总产能将达到919亿米,整体产能是总需求量的将近3倍。
当供过于求,行业价格战在所难免,尽管在价格上,美畅新材相对竞争对手似乎有更多的让利空间,但是,美畅新材只生产金刚线,报告期内所有收入也均来自于金刚石线的销售收入,其未来发展对行业中的抗风险能力明显不足。
综上,尽管美畅新材技术优势明显,但是存在客户集中度高、产品单一等风险,若此次ipo不能顺利推进,日后过会恐成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