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14点击:439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情况。让人注意的是,5月份,cpi同比上涨了2.7%,其中,食品烟酒的同比涨幅达到5.8%,而在食品中,鲜果价格更是上涨了10.1%。
其实,关于cpi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一直是存在争议的。因为公布出来的数据往往和人们的真实感受相差有点大。而且cpi只能反映物价的变化,对人们的整体消费情况反映不足,也不能反映人们的收入变化。
那么,过去10年里,人们的整体消费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小翼在国家统计局官网找到了《中国统计年鉴》,由于最新一期的年鉴才更新到2017年,所以小翼选择了2007年到2017年这10年作为观察时段,观察对象分别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
先来说说城镇居民,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开支为9997.47元,而到了2017年,相关数据变为24445元,10年之间人们的消费开支增长了1.45倍。
而在同一时期,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情况是怎样的呢?来自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07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785.81元,到了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变为36396.2元,比10年前增长了1.64倍。
注:在过去10年里,城镇居民的8大类消费支出中,用于居住的消费支出增长最快,增长了4.7倍。作为消费支出大头的食品烟酒类消费支出,则增长了0.9倍。
尽管城镇居民在过去10年里的消费开支增长很快,但收入也保持了很快的增长速度,而且增速稍稍超过消费开支的增长。
那么,农村居民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统计年鉴显示,2007年,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开支为3223.85元,到2017年时,人均消费开支增长到 10954.3元,10年之间增长了2.4倍。
2007年,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局公布的该年数据为纯收入,未公布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在此处将可支配收入等同于纯收入)为4140.36元,到了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变为13432.4元,比10年前增长了2.24倍。
注:在过去10年里,城镇居民的8大类消费支出中,增长较快的是医疗保健、交通通信等。作为消费支出大头的食品烟酒类消费支出,则增长了2.46倍。
过去10年,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开支都保持了很快的增长速度,而且增速均超过城镇居民,但是遗憾的是,农村居民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2.24倍)并没有赶上消费开支的增长速度(2.4倍)。
人们的消费开支保持这么快的增速,主要是两个因素造成的:一是商品和服务价格的上涨,二是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数量的增长。那么,你认为这两个因素哪个对人们消费开支的增长影响更大呢?发表一下你的意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