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17点击:702
进入2019年,股市给投资者发“大红包”!“春季躁动”行情比以往来得更加猛烈,从1月4日低点起,至2月25日止,上证指数涨了18.74%。春节回来上证指数放量加速上涨,两周时间涨了7.10%,并且其中三天,两市总成交金额超过6千亿元,连续创了去年三月份以来的新高。
同期,证券板块涨势可圈可点,1月4日至2月22日,板块涨幅达到32.56%。如果从去年10月19日政策底算起,涨幅高达56.71%。假设我们近三四个月一直持有证券股,我们就可以吃一波大肉了。2019年,证券股有过两次涨停潮,2月22日涨停数量比1月4日要多,资金做多情绪更加激进。证券板块的暴动,往往意味着大行情要来了,不少股民高喊“牛市来了!”因为像极了2014年牛市的前夜。
记得牛市启动前,2014年9月24日至11月12日,证券板块涨幅为29.38%。相似的K线图再次出现,怪不得很多投资者联想翩翩,认为牛市已经到来,寒冬已过,春天已来。此前我曾多次提到,7年一个周期,2018年是7年周期的最后一年,2019年是新的7年周期的第一年,是熊转牛关键的一年,严格意义来说,是牛市周期的开始。
还是那句老话:“历史不会简单重复!”直接推升大牛市的概率很低,2014年底是牛市主升的前夜,而2019年是牛市周期的起航,性质不一样。
我认为构成牛市的核心因素是源源不断的钱。资金持续流入,直接推动股市上涨,此轮上涨行情是由外资、内资共同驱动。开年以来,北上资金七周皆呈现净流入状态,合计净买入1120.87亿元,上周(2月18日至2月22日)净买入194.81亿元,成交金额达1787.48亿元,创下了历史单周最高纪录,外资扫货A股的节奏明显加快。春节过后,权益类公募基金净值大幅飙升,春节后首周,股票型基金小幅加仓0.82%,混合型基金小幅加仓1.62%,机构去年四季度减仓带来的加仓空间,在风险偏好提升时终于有所体现了。
外资的流入是在情理之中,流入速度之快又是情理之外。1月12日,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曾表示,2019年外资流入A股会进一步增加,6000亿是可以预期的。外资的风格是价值投资,买入更多的是蓝筹股或者白马股,价值便宜就会买入,但是价值高估后也会卖出,他们的行为比较理性,一旦当前市场的价值修复完成,外资兑现盈利就顺理成章了。
权益类基金的热情并未完全燃爆,基金经理对行情的看法存着分化。从统计结果来看,股票型基金整体仓位接近90%,而股票型基金的股票仓位上限是95%,实际上只有大约5%的空间了。对比混合型基金来看,混合型基金的整体仓位是6成多,但是此类基金的仓位规定是0~95%,说明混合型基金还是比较谨慎。
在大方针上,国内高层对金融领域的定调是,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所以,市场很难出现“大水漫溉”式的放水,宽货币和宽信用也会有一个度。值得注意的是,场外配资死灰复燃,甚至有配资机构打出了“十倍杠杆是标配”的口号,简直疯狂至极!恰恰反映了人心思涨的强烈情绪。
因此,外资流入和机构加仓,以及踏空资金的回归,仍将推升股市的反弹高度。之所以称为反弹,最主要的判断是不经过长时间的盘整,直接往上攻,有种“解放军来了”的感觉,并不是大A股一贯的作风。
如果你觉得文章很棒,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小白读财经(ID:xiaobaiducaijing),订阅更多的优质原创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