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5点击:548
绝味食品(603517)的规模、周黑鸭的盈利能力、煌上煌(002695)的发展战略……“鸭脖三雄”近日递交的2018年成绩单看点颇多。《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后发现,虽然鸭脖行业内已形成“绝味稳居老大、周黑鸭紧随其后、煌上煌掉队追赶”的格局,但“三强之争”远未至终章。
1993年,一个江西人在大本营南昌开了一家卖卤味的公司,并于2012年在深交所上市,现在年收入近19亿元,市值超过60亿元,这就是“鸭脖第一股”煌上煌。
1997年,一个重庆人在湖北开了一家卖鸭脖的公司,2016年登陆港交所,现在年收入超过32亿元,市值达101亿元,这就是周黑鸭。
2005年,一个湖北人在湖南开了一家卖鸭脖的公司,2017年在上交所挂牌,现在年收入近44亿元,市值约186亿元,这是“鸭脖大王”绝味食品。
目前看来,“鸭脖三雄”已完成了湘、赣、鄂三个省份的品字型构架,并呈现三强鼎立的局面。
近日,三家公司的年报陆续“揭晓”,一片数字矩阵间,将折射出怎样的行业格局?
绝味食品独占鳌头
43.68亿元。这是日前“鸭脖大王”绝味食品2018年财报中公布的全年营收。
报告显示,2018年度,绝味食品的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的38.5亿元增长13.4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02亿元增长27.69%。这一成绩也宣告了绝味食品稳居“鸭脖老大”的地位。
对于2018年业绩的上涨,绝味食品方面表示,公司重点在核心商圈、城市综合体、以及高铁、机场等高势能点位选址,倾斜资源抢占重点渠道,截至报告期末,其在全国共开设了9915家门店(不含港澳台),销售网络的覆盖率和门店数量居于市场领先地位。
绝味食品的老对手,同为鸭脖行业巨头的周黑鸭也于半个月前提交了其2018年“成绩单”。报告期内,其实现收益32.1亿元,同比下降1.2%,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5.4亿元,同比下降29.1%。据记者了解,这是周黑鸭上市以来业绩最不理想的一年。
周黑鸭方面表示,业绩下滑主要因为市场竞争加剧。另外,随着河北工厂的投产,河北工厂折旧、劳工成本上升,加之原材料成本上升,从而导致销售成本从2017年的12.69亿元上升至13.6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与绝味食品的近44亿营收、周黑鸭超30亿元的营收相比,鸭脖行业的第一股煌上煌显然已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掉队。根据其发布的2018年年报,煌上煌实现营收18.98亿元,同比增长28.41%,实现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22.72%。无疑,即使营收与净利增幅均超过两成,煌上煌的业绩规模仍远远落后于绝味食品和周黑鸭。
灼识咨询执行董事朱悦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煌上煌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有限的销售网络布局。“煌上煌的门店分布以江西省内为重心,近年才逐渐向省外市场拓展。而周黑鸭和绝味在发展早期已放眼全国市场,经过多年扩张,已形成辐射全国的销售网络”。
各具看点
就目前看来,无论营收还是净利润,绝味食品都更胜一筹,但“鸭脖三雄”的年报依然各具看点:绝味食品的规模、周黑鸭的盈利能力以及煌上煌的战略。
根据绝味食品相关财报,2018年,其主营业务收入90%以上来源于加盟渠道的产品销售。记者了解到,因采取以“直营连锁为引导、加盟连锁为主体”的销售模式,截至2018年末,绝味食品在全国共开设了9915家门店(不含港澳台地区),而同期煌上煌的门店总数不到3000家,周黑鸭的这一数据则为1288家。因此,绝味食品近万家的门店数量也让市场对其跑马圈地的速度充满好奇与惊叹。
虽然绝味食品及煌上煌门店数量远超周黑鸭,但其产品与门店的盈利效率落后于周黑鸭。2018年,周黑鸭整鸭与鸭副产品收入占收入总体的87.3%,毛利率高达60%,而绝味食品与煌上煌的这一数据均不及40%。此外,有资料显示,由于采用固定克重的“锁鲜装”与真空包装,周黑鸭2018年的客单价达到了63.66元,与采用散装的绝味食品形成了鲜明对比——绝味的客单价一直以来稳定在30元以下。
在国内三大卤制品巨头里,资历最深的煌上煌算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由于省外扩张战略定位失误以及管理机制僵化等问题,煌上煌在上市之后数年中业绩一直低迷,被“后起之秀”绝味食品与周黑鸭反超。其年报显示,2018年开始,煌上煌已经将产品重新定位为符合年轻时尚的休闲卤肉制品,口感上以“香辣”为特色,区别于周黑鸭的“甜辣”、绝味的“麻辣”,渠道开发先从高铁、商超这些高势能门店开始,在塑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具备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后,再大力开发街边店。
在煌上煌年报披露的次日,国海证券在其相关研报中称:“以管理层目前的工作热情和市场开拓节奏,我们认为煌上煌未来2-3年实现每年净增1000家门店是大概率事件,公司发展有望重拾高增长之路。”
虽然,鸭脖行业内已形成“绝味食品稳居老大、周黑鸭紧随其后、煌上煌掉队追赶”的格局,但竞争远未至终章。
“多元化”潮流
根据著名咨询公司沙利文(Frost&Sullivan)的相关数据,按照我国2017年休闲卤制品行业的零售价值计算,CR5(五家企业集中率)仅为20%,其中绝味食品占比8.9%,周黑鸭占比5.5%,煌上煌占比2.6%,剩下83%的市场则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
因此,对于卤制品这块“兵家必争之地”,除了上述三巨头之外,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等休闲食品品牌也在“虎视眈眈”。
为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多元化产品布局战略已成为巨头们的共识。
记者注意到,在3月28日上午举行的年度业绩发布会现场,周黑鸭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郝立晓曾称,为了满足顾客多样化的产品需求,周黑鸭不断丰富产品组合,专注于年轻化的创新产品。
反观煌上煌,半个月前,其总经理褚浚在2018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上也表示,“公司的发展方向是明确的,未来将在做好酱卤主业的同时,密切关注其他大食品、大健康领域的发展,通过并购来实现公司的愿景目标。”
4月初,绝味食品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在保证主营业务发展的前提下,公司将整合国内优秀的餐饮和食品连锁企业,分享食品餐饮消费升级红利,为公司未来利润成长储蓄强大的动能,借此加快建立美食生态圈。
“从覆盖人群、门店数量以及品类多样性来看,绝味食品已在休闲卤制食品行业脱颖而出。就目前的发展势头来看,绝味食品正在下一盘更具野心的棋,绝不局限于只做一家卖卤味的公司。”东兴证券消费组负责人兼首席分析师刘畅如是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