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22点击:568
来源|金融观察家(ID:financetop),作者:观察君
编辑|价值线边江
刚刚,宝洁被爆退市!
近日,美国快消巨头宝洁(P&G)发布声明称,因成本、管理需求,交易量下滑等因素,已经向巴黎泛欧证券交易所(Euronext)申请退市,而最新消息显示,巴黎泛欧交易所董事会已经批准了这一请求。
2016年,宝洁中国市场销售增长仅1%;2019年,国际市场宝洁营收增长更是低至0.28%。辉煌不再,跌下神坛,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宝洁今日退市的结局呢?
182年的老牌巨头,宝洁退市了!
近日,宝洁被爆3月6日自巴黎泛欧交易所退市。消息一出,整个圈子瞬间懵了,这家站在行业巅峰几十上百年的日化巨头是要走下神坛了吗?
这家已经建立182年的日化企业,最巅峰时期的年销售额高达835亿美元,即使是在中国也已经进入31年了,旗下品牌多如牛毛,更是有诸如海飞丝、潘婷、舒肤佳、玉兰油、汰渍等国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品牌。
图片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这样一家企业却突然宣布退市,即使只是欧洲市场的也让人震惊不已。(P&GEuronext股份也将于2019年4月4日从法国欧洲清算所的业务中删除,但纽所未退市)时至今日早已不再了。
2016年,宝洁中国市场销售增长仅1%;2019年,国际市场宝洁营收增长更是低至0.28%。辉煌不再,跌下神坛,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宝洁今日退市的结局呢?
宝洁为什么会退市?
事实上,宝洁的颓势早已经凸显。而关于宝洁退市的原因,众多机构纷纷解析,但是最终都脱不开这几个方面:
业绩倒退,转型缓慢、渠道优势消失、广告不能触达新一代消费者、品牌老化,沦为“妈妈的品牌”。
其实说白了,就是时代要“抛弃”你了!你跟不上时代了,要被抛弃了,没人会提前告诉你的,就像诺基亚一样......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销售模式、宣传模式跟不上时代了,宝洁当然也想过转型,但是“船大难掉头”!
虽然宝洁已经开始有意识的进行转型、瘦身,比如,为了转型持续不断的卖品牌瘦身:
图片来源:网络(宝洁一度大批量卖出自己的品牌瘦身,即使到了今天依旧在进行)
但是,效果寥寥!业绩疲软依旧。
自2013年以来,业绩长期处于停滞、下滑状态。2013年,宝洁全球净销售额为739亿美元,而到2017年,仅剩651亿美元,同比下滑13%。
图片来源:财新网
虽然一直在行动,但是数据依然惨淡,业绩疲劳依旧,宝洁2018年财报数据显示:
宝洁公布的2019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二季度宝洁营收174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173.95亿美元,也就是说增长仅为0.28%。
2019财年前六个月,宝洁营收341.28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340.48亿美元——宝洁的脚步几近停滞。
当然,成本上涨、营收下降这只是一方面因素,更重要的还是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下,宝洁没能够及时跟得上时代。
宝洁这类大型日化公司,出货主要依托百货、商超等渠道,宣传主要靠传统传媒(电视等),但是在当下线上行业蓬勃发展,线下零售大受冲击,新兴媒体四起的今天,宝洁却大受冲击。
宝洁的重要线下零售合作商,沃尔玛在全球逐步掀起关店潮,也就是其线下销售渠道进一步萎缩。
传统的传媒(电视)宣传效果也在不断减弱,新的宣传矩阵尚未建立,这也进一步拖累了宝洁的发展销售。
还有比如品牌老化,沦为“妈妈的品牌”等的原因,日化专家冯建军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
“瘦身不难,关键是整个品牌在跑马圈地后创新力度不足,面临品牌老化的危机,被许多80后、90后消费者认为是妈妈的牌子,再加上宝洁品牌大日化产品的品类结构过于集中,导致目前公司面临困境。”
扎心了,大而老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是最重要一个问题其实是宝洁太一成不变了,感觉就像另一个诺基亚一样......
但你要说宝洁不努力,但是为了转型宝洁做的努力也不少:宝洁4次更换CEO,砍掉上百个品牌,甚至裁员近万人......
但是,宝洁再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却仍旧以“失守的弃城者”面市。为什么?难道大企业即使努力了也转不了型,最终只能像诺基亚一样发布一篇“我们最终是败给了时代”用来结尾?
宝洁到底怎么了?还能再续辉煌吗?宝洁想要再创辉煌要靠什么?
什么才能救宝洁?
宝洁的致命伤在哪里?症结是什么?
以中国市场为例,或许界面的一个数据消费统计能够为我们揭开背后的真相。数据显示,中国在过去10年间收入增加了2倍,整个市场正在趋向中高端化:
图片来源:界面
但是反观宝洁仍旧是一成不变:
1988年,宝洁以每瓶19元的海飞丝洗发水叩开中国市场大门,31年后,200ml瓶装海飞丝售价仍只有27.9元。
广告定位也不变: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出众、8万微孔一触瞬吸、1支牙膏对抗7大口腔问题。
这样的形象早已经不再符合现在人的审美与使用标准了,到现在,即使连农村的大妈都已经不太愿意购买所谓的打折、促销的9.9的宝洁产品了......
宝洁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变”,不是说他们不行动,而是在核心竞争力上太相信自己的产品,认为自己的产品就是最好的、最受市场欢迎的。但是,现在的时代,创新、求变才是真正的竞争力,比如现在的华为
而不改变退市的典型,同在日化产业的也不是没有,比如中国百丽、法国艾格等,妥妥的负面典型:
而他们面临的困境惊人的相似——老化的匹配与一成不变的营销!这样的情况下,宝洁如果不求变、创新,或许将会是下一个百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