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06点击:658
“
洞悉情绪与理性之间的落差,你就会发现可以买进的窗口。
”
1、外交部:王岐山副主席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年会期间,将就中国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等重大国际问题进一步阐释中方的看法和主张。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尽管外部环境存在一些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但中国发展拥有足够的韧性和巨大的潜力,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
2、周小川:我们的货币政策仍有量化调整的空间,将在维持物价稳定的基础上,继续支持经济增长、就业市场和投资。我们希望看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更好地协调配合;此外,中国也正朝着完善汇率政策的方向发展。
3、2019年起,社会保险费划转税务部门工作已经实质性启动,北京、吉林等七个省份已发文明确,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费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交由税务部门征收,但并不涉及企业职工社会保险费。
4、科创板研讨细则曝光,发行上市标准或分五维度,新股发行数量不少于发行后总股本的25%,老股发售数量按“不得超过自愿设定12个月及以上限售期的投资者获得配售股份的数量”的要求。
5、企业活力是国企改革的核心问题。应该以国资改革为推动,以“活”、“深”、“实”三个字来认识2018年并对2019年的国资国企改革进行谋划。克服面宽缺少突破、虚而不实两大顽疾,使得国资国企改革在2019年走深走实。(经济参考报)
6、自本周起,2018年最后一个月宏观数据将陆续出炉。从经济先行指标及市场预测来看,去年12月份,CPI同比涨幅将继续小幅回落,全年CPI涨幅料大大低于通胀控制目标。受油价下跌等因素影响,PPI或延续下行趋势,同比涨幅将重返1%附近。此外,机构普遍预期,随着基建补短板步伐加快,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稳,并带动整体投资增速略有上升。(上证报)
7、受中国人民银行降准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偏鸽派讲话的影响,全球主要股指大涨。分析人士表示,人民银行降准提升了市场的风险偏好,2019年有望成为各类利好政策全面落地的一年,A股的风险偏好将先于基本面提升。弹性较大、偏成长的“新基建”板块受到资金追捧,也说明市场的风险偏好正在提升,春季行情或在犹豫中展开。(上证报)
8、外管局:我国经济发展拥有足够韧性和巨大潜力,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有条件抵御外部冲击和市场波动,保持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平稳和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国内外因素综合作用,外汇储备规模有望保持总体稳定。
9、中共中央、国务院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李克强指出,要优化科技发展战略布局,调整优化重大科技项目。把基础研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长期稳定支持,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融通发展,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科研平台。(新华社)
10、货币政策“稳健”“松紧适度”的选择,取决于国内经济的基本面及国际发展形势的预判。此次开年即宣布一个百分点的大幅度降准,显示了央行更加鲜明的态度,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目前存准率依然在12.5%-14.5%水平,在“稳健”和“松紧适度”这一主基调下,后续降准仍是货币政策工具的主要选项。(证券日报)
两市股指小幅飘绿,天然气板块表现活跃。沪指报2526.46点,跌0.26%;深成指报7391.65点,跌0.12%;创业板指收报1263.51点,跌0.36%。
从行业板块来看,休闲服务、公用事业、电子等板块涨幅居前;国防军工、有色金属、农林牧渔等板块跌幅居前。
成交量方面,两市今日共成交2997.36亿元,比上一个交易日减少逾470亿。
1月8日,指数小幅低开,开盘之后市场分化,近期强势的板块开始出现分歧,不少高位个股开始回落,此后大盘弱势盘整,资金对于高风险的品种开始远离。午后维持调整的态势,股权转让板块小幅活跃,但未能带动整体大盘拉升,市场再度陷入横盘调整,盘中仅天然气板块持续性较好,其他多数冲高回落,市场整体跌多涨少,临近尾盘,指数再度震荡整理。
降准带来流动性利好,虽并不直接作用于股市,但对市场信心的提升意义更大。大盘连续拉升后动能有所衰减,主要是对未来不确定时间的担忧。从新一年的情况来看,国内经济金融数据、美联储议息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事件陆续落地,我们仍然维持当下的主要矛盾在国内的主要判断不变,在1月中旬至1月底这一段时间内的潜在风险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业绩预告的超预期下滑或商誉减值的集中爆发。2、1月份限售解禁规模相对较大,且多数股东在融资环境偏弱的市场环境下通常倾向于通过减持股份来实现资金的变现。对于外部环境我们认为在美国经济就业数据短期无忧的情况下不必担忧。
结合当前市场估值水平,我们维持目前市场处于底部区域的判断,虽然中短期内没有支持市场指数连续回升的动力,但往往市场短期反弹的动力就来自与估值水平的连续调整。考虑到当前市场估值和行业估值均调整到了历史低位,且向下的盈利趋势已逐渐被市场计价,我们认为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应是逐渐买入权益类资产的合理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