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21点击:869
#牡丹江头条#牡丹江地区生猪价格保持昨日价格没有上涨,也没有下跌,仍然在7.6-7.7元每斤,猪肉市场价格在早市是13元每斤,超市特价是12元或12.88元,笨猪肉在13.9和14.9元之间,但是消费端依旧低迷,由于价格的上涨一下子提升了两元,消费者购买的意愿不高,在超市的肉摊,稀稀拉拉的几个人,一改在9-10月份上旬,肉摊前人流不断的景象,显得十分的凋零。希望养殖户都能合理的安排调整,合理安排时间,调整结构,降低养殖成本,合理出来,不要压栏。有可能在11月的中下旬会反身向下,由于供应量宽松。
今日,国内生猪市场大部分泛绿,只有几个地区上涨,有一部分稳定。进入11月份的不温不火的猪价并没有引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国猪价在十月中下旬“掌声一片”,猪肉价格从7到8元涨到了11至13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上涨了五元,超过了50%。整个猪肉市场在屠宰企业和资本控制着价格。如果按农村农业部的数据,无论是从存栏量4.3亿头,还是能繁母猪4459万头,都恢复到了正常的生产水平,供求关系变化不大。而生猪的价格从10日10日开始,从五元一直涨到如今的9.5元-9.6元和8.3至8.5之间两个价位,特别是川渝地区领涨。可能是受“小飞”和腊肉制作有一定的关系。整体上涨超过了50%。那么,按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来看,是应该是供应量宽松,产能过剩不应该上涨才对。
主要就是因为冷空气的提前到来,特别是今年冷空气受“拉尼娜”的影响,冷空气提前袭击全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受到影响。另外也是受到疫情多点散发导致市场囤肉增多,部分消费恐慌后市,可能也是提振猪肉市场的一点原因,另外,随着通胀的到来,菜价的上涨明显,饲料中玉米、豆拍价格上行都是猪肉上涨的原因。
但从供求关系和其他方面来看呢,在11月中下旬有下行的可能,所谓的物极必反,冲高下跌的风险。
首先就是养殖端抗拒出栏的情绪减弱,因为上次也是在“破八冲九”时返身下跌。进入11月,一直在8至9元之间震荡等待选择方向。另外,规模化猪场有逢高放量的迹象。特别像牧原集团、新希望、温氏股份等。第二就是猪肉的消费端难以持续提振,因为猪肉的价格已经在北方地区已经在13元每斤,另外加上冻肉也将投入市场。所以从市场猪肉的供给和持续的宽松来看,都没有大涨的基础,所以。可能面对的是产能的过剩,价格就会下降,屠宰企业涨价的积极性也逐渐减弱。
屠宰企业报价:
黑龙江下跌 7.7-7.8,吉林稳定 7.9-8.0;辽宁下跌 7.9-8.0;河北下跌 8.3-8.4;山东稳定 8.2-8.4;河南下跌 8.2-8.4;江苏稳定 8.8-9.0;安徽下跌 8.5-8.7;四川稳定 9.1-9.3; 广东广西张0.4浙江云南稳定湖北跌0.4甘肃跌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