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5点击:909
大盘中线回调结束重回反弹格局
上周我们从六个维度的角度来分析,认为大盘的自3288开始的调整已经接近尾声。回测复盘可以看到,行情的走势基本与预期相符。6月18日大盘调整结束,6月19日在利好刺激下指数大幅高开,虽然尾盘震荡回落,但6月20日平开高走反包19日K线,大涨2.38%站上3000点,6月21日高位强势震荡维持红盘报收,此次上周上证上涨4.16%,确认3288-2822点回落调整结束,开始方向向上突破中枢,谋求回补3000点上方缺口。由此可见,A股行情正如我们的预判,回落形成第二类买点,开始蓄势开启年内第二波反弹行情,将再次向上确认3288这个4月份阶段顶部的有效性,那么是什么因素促使了行情的发展?后市行情又该如何演绎?
还是从行情发展的逻辑出发,以六维金融舆情指数来看,当前影响行情走势的重要因素是宏观变量,其中外围的变量更是主要因素,即贸易争端的影响。6月19日晚间,据官方媒体报道,中美两国领导人通电话,表示将在G20峰会见面;由此,这个重要的宏观变量改善,提升了市场信息;另外,宏观经济层面,继地方政府专项债条件放宽之后,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部署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这又是稳增长的又一重要举措,由此,实体经济改善预期也在逐步增强。
政策变量正在形成正向叠加效应
目前政策变量是仅次于宏观变量影响市场走势的重要力量,我们可以看到,政策变量正在逐步形成叠加效应。
首先是,央行和证监会先后两次召集6家大型银行和部分头部券商开会,基本思路是让头部券商成为疏通银行和非银金融机构流动性的桥梁。最新消息,华泰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中信证券、广发证券、申万宏源六大券商先后发布公告称,收到央行通知提高短融余额上限,待偿还短融余额上限合计提升2148亿。
其次是,20日晚间,证监会就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重组办法》提到,拟取消重组净利润指标,取消创业板借壳限制,以支持上市公司依托并购重组实现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
再次,央行调查报告指出“准备买房的人在减少,买股票的人在增加”,同时,有消息指出多地银行停止房贷放贷。结合之前证监会主席亮相新闻联播四分钟,其政策导向逐步清晰和增强。
最后,科创板推进的速度比市场预期的要快很多。
综合来看,宏观变量改善,政策变量叠加发力,流动性变量全球取向宽松,价格走势变量反向突破中枢,市场成交量放大投资者预期改善,六个维度中最重要的几个维度都在变好,与行情相呼应,年内第二次反弹行情正在展开。
市场风格或将逐步转变
此次证监会拟修订并向社会征求意见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主要在四个方面进行修订:一是拟取消重组上市认定标准中的“净利润”指标。二是拟"“累计首次原则”的计算期间进一步缩短至36个月。三是促进创业板公司不断转型升级,拟支持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资产在创业板重组上市。四是拟恢复重组上市配套融资,多渠道支持上市公司置入资产改善现金流、发挥协同效应。
回顾政策的调整, 2016年修订《重组办法》时,针对亏损、微利上市公司“保壳”“养壳”乱象,证监会在重组上市认定标准中设定了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多项指标。由此可见,政策的调整与行情主线的时间点,形成了高度的切合,所以,针对这次放宽创业板重组的政策,当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