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2-23点击:613
小姐姐有话说:
看,天上有一架大灰机!
波音787被日本人称为日本的准国产飞机。
为什么这么说呢?
日本东丽纺织、川崎重工、三菱重工、富士重工、普利司通、松下、TOTO。。。。。。
以上都是参与波音787制造的日企。
波音787系列共推出三种机型:787-8、787-9,787-10。
波音787
今天我要告诉你:
波音787是如何造出来的。
世界首架超远程中型客机波音787是航空史上首架超远程中型客机,是美国波音公司于2009年推出的全新型号。波音787变体机型中典型的三层座位设计能容纳242至335名乘客。
波音787的最大特点是大量采用先进复合材料建造飞机骨架、超低燃料消耗、较低的污染排放、高效益及舒适的客舱环境。
首架波音787于2011年,交付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ANA)使用。
首先看看,波音787的生产比例:机头:波音公司自家生产
机尾:意大利阿莱尼亚航空和美国沃特飞机组成的合资公司生产
机翼与机身:由三菱重工、川崎重工、富士重工三家日本公司负责。
发动机技术:通用电气与罗尔斯·罗伊斯公司
在波音787机身的制造中,日企承担的部分占35%,而上一代机型波音767的日企占比为16%,波音777的日企占比为21%。
(工程量上,美日各占35%,其他国家共占30%)
参与波音787制造的日本企业还有东丽、全日空等超过60家。
由此可见,波音787对日本技术的信赖度不断提升。
日本制造巨头各有分工1、碳素材料——东丽
波音787的最大特点是机体材料不再使用以往的合金材料,而是首次采用了轻巧而牢固的碳素材料。这一种材料是由日本最大的纺织材料集团——东丽公司研制的。
碳素材料的强度超过铁的9倍,但是重量只是铁的百分之一。由于采用了轻巧的碳素材料,波音787因此比同类客机可节约燃料20%,节约保养费用30%。
更为重要的是,普通的合金材料只能维持机舱内5%的湿度,而此次采用碳素材料后,可保持机舱内15%的湿度,使旅客在乘坐飞机时不会有太多的干燥感。
同时由于碳素材料的强度高,波音787的机窗要比一般的飞机大70%,可以更好地满足旅客观览天空的欲望。
为了替波音生产碳素材料机体,日本东丽公司专门在美国设立了工厂。
2、机翼——三菱重工
全长98英尺的波音787机翼是由日本三菱重工集团在名古屋市大江工厂里生产的。
波音公司因此专门改装了一家大型波音客机将巨大的机翼从名古屋运送到美国的西雅图进行组装。
3、机翼与本体的连接机体——富士重工
机体中最为关键的部分——机翼与飞机本体相连接的机体,是由日本的富士重工集团生产的。
4、机头与机身的连接机体——川崎重工
客机中结构最为复杂,精密仪器配置最多的机头与机身的连接机体,是由日本川崎重工集团生产的。
川崎重工同时也是日本最大的新干线的制造企业。
我国“和谐号”高速列车就由川崎重工生产。
波音787梦想飞机的最后一批主要组件已于美国时间2007年5月16日早晨,运抵埃弗雷特。
5、机身——全日空(ANA)
日本全日空是波音787的第一个客户,从波音787的机身开发阶段开始,就参与设计制造。
2004年,全日空决定以燃料费降低20%为条件,购置50架新机型,同时向波音派遣技术人员。
为了制造出方便全日空使用的机身,全日空采用了与波音公司协同工作的体制。
6、机内设施——东陶
当然,波音787还有一些让美国人不太习惯的日系设计:
比如:由日本东陶公司生产的日式温水冲洗器的洗手间。
这就意味着,在要求最大限度实现轻量化的机内设备中,必须装载多余的水。
不过为了满足全日空的强烈要求,在波音787上最终还是配备了自带冲洗器的洗手间。
来源:日本制造业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