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16点击:208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
8月25日,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发布了备受行业关注的2018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单。
根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的统计和分析,2018年度百强榜上榜企业延续了一贯的强劲增长动力,主营业务收入规模达到8395.5亿元,增速达11.8%。在百强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下,医药工业企业保持了强劲的营收能力,发展动能充足。
具体来看,2018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位居前三甲的分别为: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而修正药业则是近几年来首次跌出前三甲,名列第四。
扬子江药业“五连冠” 修正跌出三强
榜单中备受行业关注的十强企业排名本年度发生了些许变化。
其中,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再次荣登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首,实现“五连冠”;国药集团凭借持续推进的结构重组,资产得到有效调配,荣登三甲;复星医药则依靠一系列并购组合拳,增长势头强劲,排名跃升至第七位。多年位居榜单前三甲的修正药业由2017年的第三位下跌至2018年的第四位,首次跌出前三甲。而此前修正药业曾尝试“借壳”吉药控股冲刺创业板,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进一步梳理排行榜内企业排名变化发现,本次榜单与2017年榜单相比,排名上升的企业共计66家(包含10家新上榜企业),下降22家,排名未变化的企业仅12家。
百强企业大范围、大幅度的排名变化也表明市场竞争加剧,行业格局正加速重塑。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企业变化幅度也十分之大。今年排名上升超15位及以上的企业共有8家,其中石家庄四药、长春高新和深圳东阳光均为2017年新上榜企业,2018年依然延续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排名突飞猛进。排名上升最大的是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排名由2017年96位跃升至2018年75位,上升21位。
百强区域集中门槛相对平稳
不同于百强企业整体的高增速,2018年榜单门槛仅有2.0%的小幅提升,由上年的25.6亿元增至26.1亿元。
逐年放缓的门槛及增速也体现出,尽管百亿层级企业动能十足,拉动行业整体快速增长,但更多的医药企业仍处于爬坡阶段。
本年度百强共有13家企业处于主营业务收入30亿元以下区间,榜单后段竞争激烈,新晋的10家企业能否进一步提升排名仍需面对市场的考验。
龙头企业尽显领军作用
随着百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高速增长,本年度百亿企业集群虽失去1名成员,但再添2名新贵,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2家。
两家新增企业分别是上海罗氏制药和珠海联邦制药,前者凭借众多的进口抗肿瘤药实现高速扩张,后者依靠优质原料药出口获取丰厚回报。
对比2015和2018年的企业规模层级,可以发现百亿企业的增长步伐从未放缓,部分企业已逐渐步入200亿、300亿、乃至更高规模的层级,强者恒强已成为市场不变的定律。
百亿企业作为行业龙头,不仅规模巨大,更是充分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
对历年百亿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数据分析显示,尽管其增速在2017年前呈下行趋势,但始终高于百强企业整体增速,特别是2018年,不仅一举扭转了过去数年的下降势头,更是接近整体增速的两倍,为推动医药行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综观2018年,多项重磅政策落地实施、企业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使得行业格局重构升级,也使产业迈向高质量得发展阶段,可谓是医药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在这其中,百强企业作为行业的先行者,也必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本文综编自医药魔方、E药经理人、中国医药报)